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近日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确认9名高校学生跨省转学,其中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一名学生转学至武汉大学外交学专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之前,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发布的关于闫某某转学的公示显示,闫某某由于个人身体原因,申请转入该校学习。经武汉大学2023年第六次校长办公会审议,同意其转学申请。
高校间的这种并不常见的流动,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有人说不解,为什么好好的北大不读要转学武大,一时脑洞大开。也有人担心这样的通道会不会被利用了,成为某些人谋取不当利益的绿色通道。比如,北大到武大可以,那武大到北大行不行?
自然是不行的,教育部门对大学生转学有严格规定,不是想转就能转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因患病或者有特殊困难、特别需要,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或者不适应本校学习要求的,能申请转学。该条也同时规定了不得转学的具体情形,其中就包括“高考成绩低于拟转入学校有关专业同一生源地相应年份录取成绩的”以及“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也就是说,这是条单行道,由高转低可以,由低转高不行。北大这位逆行的同学,公告里已经言明是身体原因,到底是怎样的身体原因,能公开自然最好,但没有详细说明也能够理解,毕竟事涉个人隐私。能确定的是,哪怕理由成立,也必定要经过严格的论证和审批,通过以后还需要向社会公示,就像这次一样,接受公众的监督,这些程序和环节能起到非常好的堵漏作用。
想通过这样的通道,在高考之外完成人生的逆袭,难度实在太高,所以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当然,只要利益足够大,一定不缺少动歪脑筋的人,大学生间的转学关系到高考公平,大家的担心值得认认真真地对待,所有程序都要亮在阳光下,经得起公众质疑。
此次,北大学生转学武大获批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的理念。教育需要留下纠错的机制,在遵守规则,不违背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这样的通道可完全更宽敞一点,给予更多的人重新选择的机会。比如,相比转学难度稍低一点的转专业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能申请转专业。可惜的是,虽然很多高校都有类似的规定,但这项制度因为难度大、门槛比较高,一直难以推广,高校不妨多想想,如何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让这件好事能惠及更多的学生。
我们更应该祝福这位同学。虽然是身体原因,但想来也是经过挣扎,深思熟虑以后才做的决定。不必感到失落,北大武大都是中国优秀大学的代表,离开北大未名湖依然可以在武大的樱花树下追求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