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我国迎宾礼仪变革回忆

时间:2024-04-19 11:12:50        来源:企鹅电竞

  新我国建立至“文革”前,我国对外往来规划有限、经验不足,以为高标准、大规划是对国际友人真挚友爱的体现,所以在招待贵宾时,不吝投入很多时刻、精力、人力、物力。

  这在印尼总统苏加诺来访时抵达高潮。1956年国庆前夕,中方派专机把苏加诺从蒙古的乌兰巴托接来,副外长和礼宾司长出国前往迎候。抵达北京西郊机场时,主席、朱德副主席、委员长、周恩来总理和其他领导人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120多人前往机场迎候,机场组织大众1万多人欢迎。毛主席伴随苏加诺总统乘敞篷轿车,从机场到新华门长达20公里的路途两旁,稀有十万大众夹道欢迎。陈毅副总理等伴随苏加诺访问了沈阳、南京、上海等地,均组织大众夹道欢迎,上海夹道欢迎的大众多达50万人。

  这种大操大办的做法,造成了糟蹋,滋生了和繁文缛节,因此引起中心注重。1964年至1965年,交际部进行了一系列礼宾变革,如大众夹道欢迎规划恰当紧缩、撤销机场说话及仪仗队分列式等。

  不过,这种礼宾变革气势很快被“文革”打乱。一些正常迎宾规则,如被国际各国遍及承受的鸣放礼炮欢迎国宾礼仪,在“破旧立新”的标语下,被当成“资产阶级迂腐姿色”予以撤销。一起,又召唤“立四新”,处处悬挂毛,把《毛主席语录》作为宝贵礼品送给外宾。

  1967年6月,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及夫人应邀来访。这是“文革”开端后第一位外国首脑来访,招待活动突显了稠密的“文革”颜色。例如:在我方派出接送卡翁达总统一行的专机上,机组人员为客人表演了讴歌毛主席的文艺节目,向赞方客人赠送毛章和《毛主席语录》;机场欢迎典礼上,组织向客人献花,并当场背诵一段“语录”;卡翁达总统审阅的是陆、海、空以及民兵、组成的“五军”仪仗队;欢迎宴会厅正中悬挂的是毛(一向是悬挂两国国旗处),而把中赞两国国旗挂到画像对面。幸而赞比亚贵宾对我国非常友爱,并未介意我方那些非常规的“礼仪”组织。

  1972年12月,交际部召开会议。周总理在极为困难的时刻,采纳决断办法,遏止交际体系的紊乱。

  “文革”完毕,特别是跟着1979年中美建交,我国交际工作空前开展,迎宾礼仪变革势在必行。首要变革办法包含:

  中止供给专机。供给专机不光花费多(上世纪70年代,我国往复非洲的一架专机,至少要花费60万元~70万元外汇人民币),并且我方还需承当专机安全职责。其时,我国觉得亚非国家友爱,都是穷朋友,要求派专机欠好回绝。鉴于70年代后期,国际民用航空业已畅通无阻,我国再供给专机似无必要。

  紧缩典礼规划,削减到会人数。自1978年10月1日起,中止约请宾客国以外的其他几个国家驻华使节参与欢迎典礼。外宾离京时,不再举办典礼,改由我国领导人前往宾馆线月起,不再组织少年儿童和青年部队参与欢迎典礼(2013年康复组织80名少年参与)。

  欢迎典礼由机场、车站移至人民大会堂举办。这不只凸显了欢迎礼仪的政治意义,也节省了迎送人员的时刻。

  进入新世纪,交际部对迎宾礼仪进行了全面、科学规划,其间最为注目的是添加和立异了一些礼仪项目。

  例如,在机场增设礼兵列队迎候贵宾;国宾抵离钓鱼台国宾馆,东门口两边礼兵行持枪礼问候;国宾抵达人民大会堂欢迎典礼现场时,组织3名号手吹奏迎宾曲。

  国家首脑、政府首脑到会国际会议,是新世纪多边交际的亮点。在我国举办国际会议,迎来送往的详细业务,现在由我国政府代表和礼仪大使完结。

  2006年11月中非协作论坛北京峰会,我国派出11位资深交际官担任礼仪大使。每位国家首脑或政府首脑乘坐的专机抵达后,相应的礼仪大使和该国驻华大使登机迎候,而由国务院各部委部长担任的我国政府代表和先期抵达的我国驻该国大使也在机场迎候。迎候典礼在首都机场新专机楼举办:现场悬挂欢迎横幅、铺红地毯、挂两国国旗、奏两国国歌、审阅仪仗队。